我有酗咖啡的習慣,那你呢?
 
不記得什麼時候開始的,只知道已經有很多很多年了,  
晚餐後總是習慣來杯塞風壺(Syphon)煮的黑咖啡,可是最近越煮越焦越煮越焦, 
看過關於塞風的書寫的很神,什麼聞到氣味轉變的時刻關火最恰當, 
不過很顯然低,經過這麼久的訓練還是沒能聞出來究竟何時氣味會轉變。   
 

虹吸式是個很需要技巧的煮法,同時要有新鮮烘培技巧好的咖啡豆,拿捏好火侯還有時間...,
太多變數也太需要練習阿母向來不太讓我插手,每次都只能趁她外出的時候自己偷偷嘗試,   
另外,手沖壺難度又更高了,這個艱難的學習任務還是交給海苔就好。  

自從有了IKEA打奶泡器之後,花招越來越多,
也想起了好一陣子沒有露臉的摩卡壺,於是從櫃子裡拿出來好好清洗了一番。

BIALeTTI BRIKKA摩卡壺
BRIKKA的經典的八角形狀非常容易辨識,左邊的是四人份,右邊比較小的是雙人份。
  

打開蓋子裡面才是這個摩卡壺的精隨所在:聚壓閥,   
當底下加熱時,聚壓閥會將所有的蒸汽壓力聚集累積在壺內,   
達到足夠的壓力值後熱水才會通過下層的咖啡粉,最後萃取出咖啡豆裡的濃縮精華形成咖啡油脂。  
 

在下壺倒入熱水[冷水亦可]但熱水可節省加熱等待時間,
水量高度不可超過洩壓閥,也就是圖右下方突起物處,否則容易溢出沸水很危險, 
然後再加入咖啡粉於上方的凹槽內,即可鎖上不銹鋼上壺。      
 

習慣買完整的豆子煮咖啡之前再研磨,更能完整保存咖啡豆的香氣,   
如果家裡沒有磨豆機可以購買時請店員幫忙磨好,  
但要記得先說明清楚煮的方式,每種搭配的顆粒粗細不同,摩卡壺的話大概是中度研磨的粗細。    
 

因為是一段時間之前拍的照片,有點忘了是什麼豆子,應該是黃金曼特寧吧!
 

底下的加熱器可以調整火力大小,通常開始冒出咖啡後就要趕快把火調小甚至是移開,
時機點要抓好不然咕嚕咕嚕的偶爾也會溢出來,或者是導致味道過焦。
 

薑薑薑薑~就是這個咖啡脂(crema)!



雖然說壓力閥彈起的時間點不好拿捏,每次使用都像作戰,
我跟阿妙在等待的時候,他常問我說我們到底為什麼要把自己搞到這麼緊張?
 
但摩卡壺相較於塞風跟手沖,的確是技術需略求低成功率較高的煮法,     
僅次於只需要按按鈕的濃縮咖啡機和二合一喇喇即溶包,    
即使是不常練習的我都煮得有模有樣[當然,品質良好的咖啡豆跟拿捏粉末粗細是另一門學問]
不過我個人的賣點是擁有實力相當堅強的打奶泡技術,有圖有真相,
人客阿,想不想喝一杯阿?!  


官網有幾個不同系列的摩卡壺外型實在一等一的迷人,點點的還有乳牛裝都是我的菜阿,
每次逛街看見乳牛的那個都好想要擁有!

乳牛裝的這個叫做MUKKA EXPRESS連結這邊可以看影片教學如何使用,
煮法跟一般BRIKKA差在上壺需先加入全脂牛奶,等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才會開始打奶泡, 
不過網路評價大概是這個壺奶泡打的很粗,功能中看不中用,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,  
但是(((( 我還是好想要阿 )))) 有吶喊的感覺嗎?   

對了,摩卡壺的摩卡英文是moka,和一般我們常喝的摩卡咖啡(mocha)是不一樣的,
別被中文翻譯給弄混了。 

還有,寫這篇的時候又想到,拉花杯還沒買啦!



 延伸閱讀
【購物】IKEA打奶泡器~在家也能煮出好拿鐵 

【購物】德國ritzenhoff牛奶杯 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冬瓜有顆愛吃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